摘要
早在准备和写作《博士论文》期间,马克思就已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解释了“思维和存在关系”,这一解释的起源可追溯到德国唯心主义:即在模态理论框架内,将“思维与存在统一”区分为“存在统一于思维”与“思维统一于存在”,并凸显“思维统一于存在”中“存在”与他者、社会的关联。但德国唯心主义主张“必然性”,即“思维统一于存在”是无条件的:他者、社会的存在最终还是由个体自我的思维规定的,而思维是无条件的。与之相反,马克思则坚持“偶然性”,即“思维统一于存在”是有条件的:他者、社会的存在与自我的存在相关,而与思维不同,存在始终是有条件的。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4,共10页
World Philosophy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世界历史视域下的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项目编号:19YJC71011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联系的条件性’的起源、内涵与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18M64125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