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肠息肉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与生活习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肠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肠息肉常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临床可有便血、腹泻、腹痛等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绝大部分是在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肠息肉的病因尚未明确,但研究表明息肉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胆汁反流、基因遗传、环境、吸烟、饮食习惯等相关,并提示肠息肉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具有很大关系[1-2]。最近的研究陆续证实了其发病机制,由于Bmprla、APC、SMAD4、PTEN、STK11等基因强突变,使各种细胞信号分子通过影响BMP信号通路、PTEN信号通路及Wnt信号通路所组成的生长信号调控网络,造成β-catenin在肠干细胞中的过度积聚,使得肠干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其自我更新、克隆增殖、分化和凋亡失去平衡[3]。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19-322,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Digestion
基金 北京市科委G20工程创新研究十病十药研发项目(No:Z17110000171700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二级参考文献295

共引文献225

同被引文献297

引证文献24

二级引证文献6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