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北汉简文字考释二则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西北汉简常见的形体■、■等,已有释文或照写原形丅,或释作"丁"、"J",结合其他文献,从形体和功能两方面考察,应是"下"字。"下"字古文作丅,此古文形体在后代时有使用,西北汉简中使用不同时期字体也比较常见。西北汉简中,丅常与"上"配合使用,是内容分段的标志,写作丅,与作为终结性标志有关。西北汉简中常见的形体阝、■、卩等都是"予"字的书写变体,三者形体有历时演变关系但也在共时使用。简文中位于名物词和数量词后,表示给予,属简文文字内容。后期部分卩符号化,但继承了"予"表示确认的核心义素,表示核验,这显示了标识性符号多由字形演变而来的规律。
作者 李洁琼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5,共8页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史”(15ZDA1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8

  • 1裘锡圭.《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续四)[J].人文杂志,1983(1):99-102. 被引量:4
  • 2赵树根.邪幅、行縢考辨[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0(4):77-78. 被引量:6
  • 3.《居延汉简甲乙编》[M].中华书局,1980年版..
  • 4《敦煌汉简》,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09页.
  • 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页
  • 6萧璠.1998.关于额济纳河流域发现的八点二号汉代封检,《居延汉简补编》,台北文渊企业有限公司.
  • 7《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文物出版社,1990年.
  • 8陈练军.居延汉简词语二则[J].陇东学院学报,2005,17(4):1-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187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