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秦儒家文献内有一组崇尚"福"而警惕"幸"的论述,沿袭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政治思想脉络。在西周文献中,"福"通常指遵守了宗教与人文规范获得的制度性"好结果",而春秋早期的"幸"是无需遵循规范即能得到的"好结果",含有侥幸、运气、取巧的意思。春秋晚期以降,"幸""福"的语义有趋同倾向,而儒家仍然沿用"福"与"幸"的区分,主张坚守古典规范"唯顺生福",警惕"行险以徼幸"。儒家幸福观重视古代规范的价值甚于实际境遇的独特性渊源有自,先秦古典文献所谓"夫幸非福"始终是后世士大夫主流的价值观。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1-177,共7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