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的法律界限分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结合金融信贷秩序的保护法益理解构成要件;"吸收资金并且承诺还本付息"与对象是否"特定"不是本罪的本质特征;只有结合货币资本的经营才能把握存款的实质;具有吸收存款资格的金融机构可以成为行为主体;"扰乱金融秩序的"属于结果属性,应考虑存款的数额、范围以及给存款人造成的损失等来判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合法民间借贷行为的主要界限在于所吸收的资金是否用来进行货币的经营活动.不能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同于民间借贷,必须明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与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界限.
作者 陈果
出处 《各界》 2020年第10期48-49,共2页 All Circl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9

  • 1陈立.略论我国刑法的目的犯[J].法学杂志,1989,10(4):18-19. 被引量:27
  • 2见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Z].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221—224.
  • 3卡斯东·斯特法尼.法国刑法总论精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14-115.
  • 4蔡墩铭.刑法基本理论研究[M].台北:台湾汉林出版社,1981.61,20,4,4.
  • 5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M].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1984.428.
  • 6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146.
  • 7高铭暄,赵秉志.刑法论丛·5[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69,71,71,68,64.
  • 8这里的一般犯罪目的与特殊犯罪目的,是刑法学界从犯罪目的在犯罪构成中的定罪功能角度对犯罪目的所作的分类.
  • 9[前苏联]A·H·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188.

共引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