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理情还是情理:社会工作理论的 “中国框架”及其哲学依据 被引量:6

How to Think and Feel in Social Work Practice:A Chinese Framework for Local Practice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正在朝向专业化的方向迅速迈进,急需总结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实践逻辑和理论依据,明确自己的专业位置和专业发展空间。通过比较“人在情境中”的理情逻辑和情理逻辑两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建构路径,我们发现中国本土社会工作走的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无法依据西方社会工作所推崇的无限理性的启蒙思想的理论假设,而需要在多元化的现实生活场景中推动生活改变,将人本主义回归世俗的日常生活中,在此之上建立特定场景实践中有限理性的“中国框架”。此框架既关注特定场景中的“情”,也关注特定场景中的“理”,采用情理并重的实践逻辑,以便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找到现实基础,推动中国本土社会工作走向国际舞台。
作者 童敏 周燚 TONG Min;ZHOU Yi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共9页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的场景实践与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设”(童敏主持,编号为18BSH151)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34

  • 1柳拯,黄胜伟,刘东升.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前景[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5-16. 被引量:40
  • 2浦兴祖.上海行政学界研讨大城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J].中国行政管理,1996(6):47-47. 被引量:1
  • 3甄炳亮.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研究[J].社会工作,2007(06S):18-20. 被引量:5
  • 4编写组.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 5柳拯.规律与模式:从制度视角建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 6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4.
  • 7斯格特.制度与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6.
  • 8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9甄炳亮.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研究[G]//编写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北京: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2007.
  • 10王婴.整体规划制度推进上下联动全面发展[R]//王杰秀,邹文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 -22.

同被引文献148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