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回首百年中国文学,“满洲-旗人-旗族-满族”这一系列族别名称的变迁及相应的文学表述,体现了满人社会地位的起伏及认同的嬗变,与之相关的是族群性、地方性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纠葛。满人从部落到帝国,再从天下到万国的近代转折中,中国的普遍性退缩为全球中的地方性,20世纪之交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后,满人的族群自觉在西来的民族主义话语中被刷新,成为国家中的地方化存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反殖民反封建斗争、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让边缘地方的满人融入到国家之中,进而在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多民族平等公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复杂的起伏嬗变,始终与时代与社会交织在一起,启蒙、革命、解放、阶级、现代性的主流话语一直如影随形,但满人文学依然体现出其独有的路径。从君主立宪到救亡图存,到融入社会主义叙事,再到文化主义的怀旧表达,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与多元的内在辩证,同时也敦促我们重新思考重新认识“中国”及中国认同的问题。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125,共9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ZDA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