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呈现之物与现实之物(反方)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般来说,每首诗中至少有一个主体,其他部分都是对这个主体的述谓表达。经验丰富的诗人会在一首诗中置换或切入两到三个甚至更多的主体,营造出汹涌繁浩的复杂品味。主体是诗人自己、他者,或者是自我的诸种"变身"——即使最纯粹的咏物诗也是人的思想在说话不是物在思想。诗歌被称为"形象思维"就是诗人总在借助"物"来说话;当然,是人文意义上的"物"而非科学的物理研究。而隐喻的修辞方法正是物的诗性展现;但因其指称的模糊特征,也往往沦为诗歌解读的泥潭。那么之前,为了取得清晰的批评效果,我们不妨尝试将诗歌文本中的物符号进行指示上的划分:一种是属于表象于诗人心灵中的私性的呈现之物;另一种则是可以指向外在空间的可遭遇的现实之物。以组诗《克拉玛依来信》这个题目为例,它隐含的命题句即是“我在读一封来自克拉玛依的信件”。“我”是主体,“信”是拿在手里或展示在桌前的现实之物;而“克拉玛依”虽然是个真实的地名,但在此刻,因其遥远的距离而只能是存在于诗人脑海中的呈现之物。我、我与物、呈现之物与现实之物,这种内在的和谐的层次比例关系,似乎让我们对这组诗有了舒适的阅读期待。
作者 宋子刚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诗刊》 2020年第12期11-12,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