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审判阶段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A Study of Issue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lea System at the Trial Stag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减少社会对抗、化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出发,即使被告人当庭或在二审期间认罪认罚,法院也可根据情况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同时法院应认真审查被告人认罪认罚背后的悔罪真意,在从宽幅度上体现出应有的差别。被告人审判阶段认罪认罚的,仍宜由控辩双方协商,法官应恪守协商审查把关者的角色,不宜作为协商主体。当然,控辩协商时,法官可进行必要的参与和引导,适度简化协商程序。对于刑诉法规定的量刑建议明显不当的认识,须从罪刑相适应的底线原则出发,全面考虑各种量刑明显不当的因素,避免量刑畸重畸轻。对于被告人以速裁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上诉的,二审法院经审查后应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但发回重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由于不再按认罪认罚案件从宽处理,立法宜将此类情形认定为审判的重新开始,不再受"发回重审不加刑"的限制。
作者 董坤 DONG Kun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5,共8页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法规范下监察与司法的衔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BFX100) 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研究课题“大数据时代西北地区社会治理中的刑事法治”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6

  • 1王立峰.论悔罪[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3):50-56. 被引量:30
  •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 托马斯·魏根特著 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710页.
  • 3[美]默里·斯坦因著.《日性良知与月性良知》,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 4[美]简·卢文格著.《自我的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390页.
  • 5Peter Strawson, Freedom and Resentment, London: Methuen, 1974, p23.
  • 6E. J. Bond: Ethics and Human Well - being,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p185.
  • 7Kathleen Gill, The Moral Functions of an Apology, The Philosophical Forum, Volume ⅩⅩⅩⅪ, No. 1, Spring 2000.
  • 8J.J.C.斯马特,B.威廉斯著.《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 9樊崇义.认罪认罚从宽与自首坦白[J].人民法治,2019,0(1):54-54. 被引量:33
  • 10周光权.《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若干争议问题[J].法学杂志,2015,36(5):77-84. 被引量:68

共引文献285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