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共品供给的微观主体及其比较——基于中国水运基建的长时段考察 被引量:9

Providers of Public Goods and Their Comparison:A Long-term Investigation of China's Waterway 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公共品的基础设施,对于政府、营利性主体、非政府性非营利性主体3种不同供给方式的比较似属空白。在中国水运基建纵贯3个世纪的原始档案与深度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考察和比较公益法人、国营企业、现代公司3种微观主体,以及社会、政府与市场3种机制在基础设施供给上的特点、约束条件与绩效。计划经济下单一的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主导公共品供给难以克服根本性的制约,公益建造的局限性长远来说也很明显,现代公司提供基础设施则具有无可限量的拓展空间,能够更大程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公司治理下的竞争性中央企业脱胎换骨,在新世纪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实现了自主创新,推动了中国水运基建的跨越式发展。3类微观主体在水运基建的历史与实践的比较研究带来学术创新与理论拓展。
作者 龙登高 王明 黄玉玺 Long Denggao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0-230,共11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基金 中交集团委托课题“中国水运建设史研究”(20172001366) 第6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现代水运科技发展及其经济影响研究(1949~2017)”(2018M641299)的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二级参考文献247

共引文献1431

同被引文献138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7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