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卢梭在《爱弥儿》中谈道:“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教育要符合人类发展的特点,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在教育界早已是共识,但在实践层面仍值得探讨.本期《随笔》,刘永胜老师以“现代诗歌”的定义在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都以一张几乎不变的老面孔出现而让学生索然乏味,将话题再次引向“语文教育序列化,该是时候了”.早在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就验证了教育要尊重成熟的客观规律.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将语文知识,哪怕是一个定义,根据学生智力的发展同步升阶,那么学生在不同的求学阶段,接受的是难度层层递进的知识.这样,教师教起来有兴致,学生学起来也有兴趣,在知识序列的延伸中,师生拾级而上,看到不同的风景,有新的收获,想必攀爬语文学习这座九重高塔,将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