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唐康国猧子的传入及其在诗歌中的境遇——西域物种对传统诗歌审美形象影响的个案考察

On the Incoming of Wo Zi in Samarkand during Tang Dynasty and Its Situation in Poetry—A Cas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Species on the Aesthetic Image of Traditional Poetr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康国猧子自西域传入以前,诗词中传统家狗的审美形象经历了被憎、被惧、被爱的转变,还没有和女性形象产生密切的联系。唐朝以降,丝路畅通,同西域文化交流始盛,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地区)"猧子"——哈巴狗流传到唐朝宫廷,开始受到宫廷妇女的普遍喜爱。结合传世文献、唐人画作及出土文物,可以窥见这一外来物种自宫廷走向民间的过程。猧子与诗词中恋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影响到以后诗词创作中对狗的形象审美。猧子不仅用来表示男女幽会,也成为描写女性居住空间的常用意象,并和女性闲愁相思心理密切相关。这一外来物种使传统诗词形象审美产生新变,也为外来文化本土化提供了注脚。
作者 安天鹏 AN Tian-peng
出处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5-31,共7页 Journal of Gansu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