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关于女权社会主义研究述评
被引量:
1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Feminist Socialism in China Mainlan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下国内对女权社会主义的研究立足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以及女权社会主义如何促进中国女性发展。女权社会主义在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理论,分析国内现有的文献,有助于人们加深对这一社会思潮的认识。
作者
肖遥
李海青
Xiao Yao;Li Haiqing
机构地区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视野》
CSSCI
2020年第6期90-96,共7页
Theoretical Horizon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后现代主义
分类号
D440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2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1
刘莉.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演进和裂变逻辑[J]
.教学与研究,2014(10):83-89.
被引量:4
2
吉莲·豪伊,江洋(编译).
后现代主义之后:回到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1(4):159-166.
被引量:6
3
姚大志.
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2017(4):21-26.
被引量:2
4
冯雪.
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读《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J]
.艺术科技,2014,27(4):186-187.
被引量:1
5
张晓利,林美卿.
女权社会主义的女性观与我国女性发展[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20-23.
被引量:6
6
宋少鹏.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妇女——为什么中国需要重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批判[J]
.开放时代,2012(12):98-112.
被引量:30
7
王倩.
女权社会主义对当代女性发展的现实意义[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21):232-233.
被引量:4
8
李晓培.
现实与虚无: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演变之路[J]
.社科纵横,2013,28(12):108-112.
被引量:1
9
王平.
走向后现代: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当代论域及其归宿[J]
.哲学动态,2012(9):49-54.
被引量:7
10
戴雪红,刘雪梅.
马尔库塞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理论视野,2019,0(4):86-9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2
1
李霞.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与融合[J]
.国外社会科学,1998(1):17-22.
被引量:14
2
谭深.
妇女研究的新进展[J]
.社会学研究,1995(5):66-74.
被引量:10
3
孙绍先.
女权主义[J]
.外国文学,2004(5):48-56.
被引量:50
4
李晓光.
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西方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J]
.思想战线,2005,31(2):9-12.
被引量:8
5
王淼.
后现代女权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初探[J]
.广西社会科学,2007(1):35-38.
被引量:1
6
康宇.
试论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J]
.学术论坛,2007,30(4):175-179.
被引量:9
7
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C].北京:三联书店,1997..
8
See M. Shildrick, " Sex and Gender" in Gillis Howie ed. , Third Wave Feminism: A Critical Exploration (Palgrave, 2004) , pp. 67 - 71.
9
S. Bordo, " Feminism, Postmodernism and Gender Scepticism" in L. Niehdson ed. , Feminism / Postmodernism ,(London, Routledge, 1990) p. 142.
10
S. Bordo, " Feminism, Postmodernism and Gender Scepticism" in L. Niehdson ed. , Feminism / Postmodernism ,(London, Routledge, 1990) pp. 135,142, 153.
共引文献
74
1
单佳慧.
1995年后的妇联:能否重拾作为人民团体的群众性?[J]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2020(1).
2
肖欣耘.
列斐伏尔女性观的独特性及其当代意义[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9):36-38.
3
董丽敏.
历史转折中的人文知识重构——以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发生为中心[J]
.开放时代,2021(4):104-121.
被引量:2
4
赵茹,陶宇.
东北地区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现状调查[J]
.大众标准化,2020(14):89-90.
被引量:1
5
谢昌蓉.
女性发展目标体系初探[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2(3):58-61.
6
鲁柯君,黄麟茜.
浅析女权主义法学[J]
.现代企业教育,2007(08X):117-118.
被引量:3
7
魏宏霞.
恩格斯与妇女解放——解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J]
.理论界,2007(10):115-117.
被引量:3
8
崔海波,高红艳.
私有制起源论、话语和“美女经济”与女性解放——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的解读和思考[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50-54.
被引量:1
9
周应江.
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法律 以法律推进保障性别平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女性与法律”栏目15周年回眸[J]
.妇女研究论丛,2011(3):101-107.
被引量:1
10
陈婷婷,叶文振.
女性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前瞻[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6):10-17.
同被引文献
3
1
施笑梅.
女性主义视阈下中国女性形象的变化[J]
.科教文汇,2018(4):151-152.
被引量:2
2
许岩.
浅谈女士内衣包装的功能性与识别性[J]
.才智,2013,0(28):299-300.
被引量:1
3
畅引婷,杨霞.
女性主义话语体系的中国语境和时代价值[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6):107-11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陈奕冰.
国内女性内衣品牌包装设计中的本土化女性主义特征研究[J]
.西部皮革,2023,45(18):118-120.
1
楚亚杰,王琳.
数字传播技术与女性发展:以短视频类社会化媒体为例[J]
.今日科苑,2020,0(2):74-80.
被引量:3
理论视野
202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