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联网凭借连通性和开放性等优势,被认为拥有增进公众参与的巨大潜力。可是,这一潜力在过去的三十年间真正得以兑现了吗?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后发现,已有的答案始终是分歧多于一致。在离线参与方面,既有"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理论争议,也出现了使用说、统计无关说、间接说等经验分歧。而围绕着新兴的在线参与,亦产生了概念、价值和效应方面的学术争论。这些都说明互联网与公众参与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究的议题,未来需要对互联网作用条件的复杂性和作用效果的异质性,以及行为与意识层面的效应差异给予更多的关注。
出处
《电子政务》
CSSCI
2020年第6期107-120,共14页
E-Government
基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ND20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