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风景与茅盾的战时中国形象建构 被引量:4

The Scenery and MaoDun’s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Image at War Tim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风景在茅盾的重庆和延安想象中与其说是背景、环境,不如说是地方形象本身。茅盾使用乡土与都市两套话语构设重庆与延安的风景,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由地方风景的书写引向对民族精神、延安形象或战时政治的想象。对中国政治地理的叙述,茅盾经常富有弹性地使用地域空间概念,重庆或延安形象因此成了众多地理空间叠加的结果。在政治地理的比较视野下,国都重庆的中心价值被消解,以延安为中心的战时中国形象得以建构。
作者 李永东 Li Yongdong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8-114,共7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半殖民与解殖民的中国现代文学”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2

  • 1张箭飞.风景与民族性的建构——以华特·司各特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4,26(4):135-141. 被引量:22
  • 2吴晓东.中国现代审美主体的创生——郁达夫小说再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3):3-34. 被引量:49
  • 3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10页,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 4丹茵.重庆的雾[A].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诗歌一集[C].重庆出版社,1989.
  • 5高兰.嘉陵江之歌[A].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诗歌二集[c].重庆出版社,1989.
  • 6包白痕.忧郁底山城[A].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散文杂文第一集[c].重庆出版社,1989.
  • 7蒂克.不是我们的城[A].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诗歌二集[c].重庆出版社,1989.
  • 8鲁迅.“京派”与“海派”[A].鲁迅全集(第五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9徐迟.重庆回忆[A]..作家在重庆[C].重庆出版社,1983..
  • 10居伊·德波著,王昭凤译.《景观社会》第1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共引文献42

同被引文献2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