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艺术与人性的分量:解析三史家的全球史观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去西方中心论"的全球史观的指导下,威廉·麦克尼尔、斯塔夫里阿诺斯和杰里·本特利在他们各自的著作中强调了东方或不发达民族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在此观点之下,麦克尼尔在《世界史》中把大量篇幅给予建筑、绘画和雕刻等艺术活动,认为艺术活动同样是人类对时代生活的深刻反映。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仍然把主题放在传统的政治军事活动上,他对人类历史的分期也以重大政治军事事件为分界点。作为后来者,本特利对两种趋向取中间态度,但在对人性光辉的关注上,他在《新全球史》中以更巧妙的方式强调了无差别的生命之贵。
作者 刘军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5期65-67,共3页 Aesthetics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83-184.
  • 2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 3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48-250页,第256-268页,第280页,第243页,第257页,第248-250页.
  • 4威廉·麦克尼尔著.《世界史》第四版(William H. Me-Neill, A World History),牛津1999年版,前言,第xvi页.
  • 5杰里·本特利著.《什么是世界史?》(Jerry H.Bentley,“What Is World History Now?”),为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召开的“世界各国的世界通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见大会论文第4页,未出版.
  • 6威廉·麦克尼尔著.《世界史》“前言”,第XIV页.
  • 7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如何从跨文化视野书写现代史学史》( Gerog G. Iggers, "Ideas on Writing a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 from an Intercultural Global Perspective" ),为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召开的“世界各国的世界通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见大会论文第204页,未出版.
  • 8埃克哈特·富克斯著.《德国的世界史写作与教学》(Eckhardt Fuchs, “Writing and Teaching World History in Germany” ),为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召开的“世界各国的世界通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见大会论文第165页,未出版.
  • 9苏联十卷本《世界通史》.
  • 10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54页.

共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