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历史纪录片中,"真实虚构"指通过视听手段,以营造"真实性"为目的的历史故事、历史场景再现及其过程。近年来纪录片创作中常用的绘画、真人饰演等均为"真实虚构"的手段,以实现一个单元的历史"真实还原",彰显某一种价值判断。从实在的工具"搭建",到符号(文字等)的确定性引导,再到情绪气氛的营造,是一次以虚构手段实现真实感"再现"的完整过程。"再现"成功与否取决于受众群对这一过程的主观接受区间"阈值",这是衡量导演意图能否抵达观众的标尺,而到达率高低与受众(大众)共同拥有的文化背景、记忆符号、大众判断等密切相关。从表面上看,一部纪录片的真实感"再现"是由导演制造的,它的实现是由观众确定的。
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99,共4页
China Radio & TV Academic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