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战争后遗症与恐惧的权利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战争状态中,极端环境会对人进行潜在的规训,而且高压状态也会内化为人对自我的约束。这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会将人形塑成一个更为封闭的主体。在邓一光的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版,以下引用本书文字仅标页码)中,主人公郁漱石是被置于大历史叙事中的小人物,虽有着"跨文化和跨血缘的身份设置",但他无时不处在孤独之中,这样一个矛盾体,让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人之复杂和局限性。邓一光就是在小说的虚构和历史的真实之间通达了人的这种复杂,虚实交融的叙事伦理,让文本在跨越各种角色、身份、国籍与阶层的对比落差中深度触及人性肌理。尤其是在战争这一特殊场域里,人究竟能被还原为何种独特的个体?
作者 刘波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136,共3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