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异音音注”的三种认知模式及其价值

Three Cognitive Modes and Their Values of Non-corresponding Phonetic Notation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异音音注"是语音发展演变过程的一种呈现形式,指以《广韵》为参照,文献中的直音或反切注音材料,其被注字与注音字不同音,它的语音事实、性质是音韵研究中的一个关注重点。而"异音音注"中被注字与注音字读音不同,其语音事实实际上存在三种可能:被注字读作注音字,即"A→B,从而A=B";注音字读作被注字,即"A←B,从而A=B";被注字和注音字同时读作另外一个读音,即"A→C,B→C,从而A=B"。三种可能反映的三种认知模式揭示出,"异音音注"的语音事实不能从注音本身看出,而要综合语音演变的规律通盘考虑。采用正确的认知模式去分析"异音音注",有利于准确分析其语音事实及性质,有利于准确判断部分古代异读的性质与来源。
作者 蔡梦麒 陈静毅 Cai Mengqi;Chen Jingyi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5,共10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刊谬补缺切韵》校释及唐五代韵书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AYY014)的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2

共引文献3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