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影像共同体:“后怀旧”港片的记忆生产与重构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世纪以来香港电影持续弥漫集体怀旧情绪,这一轮的“后怀旧”影像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港产片的历史迷茫与时间焦虑,诸多“老香港影像”以城市空间的建构、景观风物的呈现、精神价值的形塑,直接参与建构香港人的集体记忆。回忆影像通过对往昔的召唤、重现与重构,实现主体性意义的生产,完成集体记忆的文化叙事。而以个体经验与成长记忆为基础的怀旧影像,一方面为处于现代焦灼中的香港社会提供了心灵慰藉,另一方面也同时加深了这个城市历史认知的局限。
作者 陈可唯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9-63,共5页 Movie Literatur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青年项目“国族与城籍:后九七香港电影‘身份’研究”(项目编号:16CC148) 广州市社科联“羊城青年学人”项目“建构网络文艺的广州形象”(项目编号:18QNXR17)。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孙绍谊.叙述的政治:左翼电影与好莱坞的上海想象[J].当代电影,2005(6):32-40. 被引量:35
  • 2吉登斯.《现代性的结果》(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 3约翰·汤林森.《文化与全球化》(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4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泛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面向》,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页.
  • 5阿帕杜莱:《泛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面向》,第52页.
  • 6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Third Space: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中文版译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 7[美国]纪一新.论文《功夫:华语电影与全球化的考古学》(Kung Fu Hustle:An Archeology of Chinese Cinema and Globalization),上海大学,北京大学编.《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论文集,2005年.
  • 8马尔克斯·纳塔利(MarcosNatali).《怀旧的历史与政治》(History and Politics of Nostalgia)[J].爱荷华文化研究杂志,2006,(5).
  • 9《都市空间与中国民族主义:解读三十年代中国左翼电影》[J].上海文化,1996,.
  • 10张颐武.2007年6月29日在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电影研讨会上的发言.

共引文献46

同被引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