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郊祀歌》十九章中的四时歌、五帝歌是具有复合功能的国家祭祀乐章。作为一组独立歌诗,西汉时代四时歌用于祭祀最高神“太一”,以及天子迎四时仪式。四时歌直接源出“邹子乐”,与邹衍的阴阳观念、齐地祭“四时主”的区域文化有关;同时,周代的“祭时”(祭四时、阴阳)与“时祭”(祭祀活动分布于四季)可认为是四时歌之远源。两汉政治领域中“顺四时”以行政令的观念和实践,是四时歌拥有较高音乐地位、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五帝祭祀乐歌在四时歌基础上形成,周代的五帝祭祀、秦人祭祀四帝是其祭祀渊源。西汉五帝歌以黄帝歌居首位,并不符合《吕氏春秋》《礼记·月令》五帝排序。其间原因,或与汉武帝求长生、崇拜黄帝有关。西汉以后,历代五帝乐歌结构大多遵从《月令》之说,以黄帝居中。东汉迎气礼增加“先立秋十八日”这一节时,将黄帝与特定节时相配,最终解决了五帝与四时不一一匹配的矛盾。此后,五帝歌在古代郊祀乐章中地位突出。四时歌从最初的独立乐章至完全纳入五帝歌,实则意味着退出国家祭祀乐章序列。南朝至唐,历代皆有五帝乐歌,其基本形态源出汉《郊祀歌》,但进一步将五帝与五色、五数、五音结合,遂在乐章结构、音乐形式、歌辞体式等方面更体现出五行统合之观念。
出处
《乐府学》
2020年第1期128-148,共21页
Research on Yue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