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恶之来源”看蕺山学在宋明理学中的定位 被引量:2

Evil in Human Nature:The Placing of Liu Zongzhou in Neo-Confucianism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刘蕺山承续理学数百年之流传与积累,被称为理学殿军。牟宗三对宋明理学的三系划分引起了许多争议。蕺山思想的一个独特之处即是对于过、恶等观念的仔细辨别及论述,并对“恶之来源”的问题在心性论中做出了明确的定位。以“恶之来源”作为切入点,五峰与蕺山都在坚持性善传统的前提下,一方面注重具体实践中道德判断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在理学视域下对“恶之来源”予以了形上层面的说明。他们由此更加重视过、恶的隐秘存在,正视人欲的起心动念,并将工夫修行更加具体地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就这一点而言,五峰、蕺山之学确有一遥相呼应并可上溯到程明道,他们以一种“至善而具善恶”的义理架构为儒家性善论与工夫论之间理论张力的解决提供了独特解答。
作者 徐波 XU Bo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21,共7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8

  • 1杨泽波.牟宗三超越存有论驳议——从先秦天论的发展轨迹看牟宗三超越存有论的缺陷[J].文史哲,2004(5):109-117. 被引量:11
  • 2杨泽波.牟宗三形著说质疑[J].孔子研究,2005(1):4-17. 被引量:3
  • 3石峻等编.辅教编上·原教,镡津文集,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1册)[M].257,254.
  • 4志磐.佛教统纪(卷45),大正藏(卷49)[M].
  • 5李逸安点校.读李翱文,欧阳修全集(卷72)[M].北京:中华书局,2001.1049.
  • 6公是先生弟子记,庐陵学案,宋元学案(卷4)[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8.
  • 7全祖望.公是先生文钞序,庐陵学案,宋元学案(卷4)[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8,208.
  • 8石峻等编.辅教编中·广原教,镡津文集,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1册)[M].268,268,268,268,266,267,269,268,269.
  • 9石峻等编.华严原人论,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387,388.
  • 10韩愈.原性,韩昌黎全集(卷11)[M].北京:中国书店,1991.175-176.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