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通人传统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 被引量:5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Generalist Tradition to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学是审美(艺术、形式)和学养(见识、思想)的融合与淬火。因此,在文学创作与研究科层细化、专业分化日趋严重的当下,亟须重提通人传统。专业分化虽是现代社会的大趋势,但文学的特性要求作家不仅不应沉溺于专业分割,更要从中超拔出来。人一旦被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被切割。要使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抵达更高的境界,作为创作与研究主体的"人",应是"通人",而不能沦为码文字的"专家"。部分当代作家文(创作)与学(研究)或显或隐的互动、互渗,可视为文、学兼通的人文余绪的某种回响和遗存,这里或许存在着重建文学与文化关联、文学与生命融会以及打破学科经纬线区隔的路径和可能。
作者 赵普光 Zhao Puguang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90,共10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百年中国书话重要文献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9AZW018)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叶舒宪.“学而时习之”新释——《论语》口传语境的知识考古学发掘[J].文艺争鸣,2006(2):66-74. 被引量:14
  • 2姜德明.《小品文与漫画》,《书味集》,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91页.
  • 3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2页.
  • 4浦江清.《论小说》,《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页.
  • 5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 6王德威《海外汉学的视野:以普实克、夏志清为中心》,《抒情传统与中周现代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318页.
  • 7《中国文学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7页,第29页.
  • 8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郁达夫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1页.
  • 9黄裳:《海滨消夏记》,《黄裳书话》,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133页.
  • 10丁帆等:《高尔泰达到了散文的顶峰?》,何晶等采写,《羊城晚报》2013年6月17.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