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责权边界重构:民法典对新闻工作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法典将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人格权独立成编,通过规定这些人格权的法律定义、侵权行为、免责事由及侵权后果,系统规范新闻报道与舆论监督活动。本文立足于民法典的人格权编和侵权责任编,通过解读法律条文,结合司法案例,探究民法典对新闻传播工作的具体影响,寻求新闻传播与人格权益之间的平衡点。
作者
崔尧
刘徐州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中国记者》
2020年第8期56-62,共7页
Chinese Journalist
关键词
民法典
新闻传播活动
人格权
免责事由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G211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4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35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13
1
李琳.
新闻侵权与报道自由的平衡性问题及对策——以媒体侵犯公众人物名誉权为例[J]
.新闻世界,2015(3):9-10.
被引量:1
2
杨立新.
论中国新闻侵权抗辩及体系与具体规则[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5):1-17.
被引量:34
3
毛浪涛.
新闻报道与公众隐私权的冲突类型及其协调方式[J]
.西部广播电视,2019,0(9):31-31.
被引量:2
4
罗斌.
“新闻侵权”、“媒体(介)侵权”抑或“传播侵权”——媒体传播行为侵权概念法律化问题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6,38(10):143-158.
被引量:4
5
罗以澄,刘兢.
论新闻传播中的公共利益原则[J]
.当代传播,2006(4):14-16.
被引量:8
6
王轶,关淑芳.
认真对待民法总则中的公共利益[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4):77-85.
被引量:61
7
刘连泰.
“公共利益”的解释困境及其突围[J]
.文史哲,2006(2):160-166.
被引量:93
8
张红.
民法典之姓名权立法论[J]
.河北法学,2019,37(10):2-21.
被引量:19
9
周林彬,方斯远.
论新闻侵权中的公正评论原则[J]
.当代法学,2008,22(1):18-23.
被引量:5
10
王伟亮,刘逸帆.
论我国新闻侵犯名誉权“合理审查义务”抗辩的确立与完善——兼评民法典分则草案历次审议稿中两条抗辩条款[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3):129-135.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24
1
张红.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人格权编评析[J]
.法学评论,2019,37(1):106-122.
被引量:32
2
薄振峰.
朱利叶斯·斯通的社会法学思想[J]
.清华法学,2006(3):186-205.
被引量:5
3
林子英.
政府利益论[J]
.广东社会科学,1999(4):97-102.
被引量:22
4
臧乃康.
政府利益论[J]
.理论探讨,1999(1):18-21.
被引量:44
5
魏永征.
中国大陆新闻侵权法与台港诽谤法之比较[J]
.新闻大学,1999(4):16-22.
被引量:11
6
俞可平.
国家利益与政府行为[J]
.社会科学,1992(2):32-35.
被引量:9
7
王晋闽.
新闻侵权的责任分担[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1(2):1-14.
被引量:3
8
苏力.
《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
.法学研究,1996,18(3):65-79.
被引量:234
9
陆萍.
新闻报道侵权构成要件的探讨[J]
.政治与法律,1991(6):40-42.
被引量:3
10
何增科.
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
.中国社会科学,1994(5):67-81.
被引量:268
共引文献
235
1
李丹林,王悦.
传媒形态的变革与传媒监管的演进[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1(2):18-37.
2
周荃.
金融创新背景下司法与监管的协调与融合:基于司法裁判的视角[J]
.证券法苑,2020(2):465-483.
被引量:1
3
兰楠.
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社会公共利益[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1):156-176.
被引量:18
4
姜战军.
民法典人格利益合理使用一般条款研究[J]
.中国法学,2023(3):82-102.
被引量:7
5
岳业鹏.
论新闻舆论监督的合法界限——基于名誉侵权抗辩规则的考察[J]
.新闻大学,2021(3):16-31.
被引量:9
6
孙宗龙.
《民法典》中“公共利益”概念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运用[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5):148-167.
7
马洪伦,贺丽媛.
从习俗主导到法律干预——论自然人称姓规范体系的演进[J]
.民间法,2023(1):233-248.
8
张睿,邹再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
.理论观察,2021(3):85-87.
被引量:1
9
王秀卫,杨忱.
论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J]
.河北法学,2024,42(2):35-54.
被引量:2
10
冷传莉,曾清河.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人格权合理使用制度[J]
.法治论坛,2020(3):24-3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3
1
彭诚信.
数据利用的根本矛盾何以消除——基于隐私、信息与数据的法理厘清[J]
.探索与争鸣,2020,0(2):79-85.
被引量:75
2
李良荣,沈莉.
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J]
.新闻大学,1995(2):6-8.
被引量:59
3
张新宝.
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保护[J]
.法学研究,1996,18(6):32-45.
被引量:42
4
郝雨.
回归本义的“新闻价值”研究[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6):69-74.
被引量:30
5
张新宝.
“新闻(媒体)侵权”否认说[J]
.中国法学,2008(6):183-189.
被引量:29
6
朱秀赏.
论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29(1):38-42.
被引量:5
7
顾然.
新闻侵权的构成及其责任承担[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5):248-249.
被引量:2
8
张志安,沈菲.
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10):51-55.
被引量:33
9
杨立新.
我国的媒体侵权责任与媒体权利保护——兼与张新宝教授“新闻(媒体)侵权否认说”商榷[J]
.中国法学,2011(6):178-188.
被引量:35
10
姚岳绒.
论信息自决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在我国的证成[J]
.政治与法律,2012(4):72-83.
被引量:91
引证文献
6
1
周冲.
《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条款解读及其对新闻报道的影响[J]
.新闻记者,2020(10):87-96.
被引量:12
2
符慧琪.
《民法典》视角下聚焦人格权为代表的新闻出版新场域[J]
.新闻前哨,2021(11):117-118.
被引量:1
3
司伟森,李建峰.
融媒体时代新闻侵权纠纷现状及法律策略研究[J]
.新闻爱好者,2021(12):104-106.
被引量:1
4
孙永兴.
论《民法典》视野下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J]
.当代传播,2022(2):103-106.
被引量:1
5
张惠彬,侯仰瑶.
《民法典》视野下的新闻侵权豁免规则及其适用[J]
.法治论坛,2022(2):203-218.
6
张文亮,刘雨祺.
论个人信息保护中的“新闻例外”[J]
.人权,2024(1):74-9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阮晨欣.
大数据时代账号注销权的保护实践——以《个人信息保护法》“删除”处理为视角[J]
.东南法学,2021(2):58-70.
被引量:8
2
曹权之.
论传媒处理个人信息中的公共利益[J]
.东方法学,2023(5):140-152.
被引量:4
3
张晓锋,王君.
2020年新闻传播学研究十大热点[J]
.新闻与写作,2021(1):32-38.
被引量:6
4
魏俊斌,张冬.
疫情网络谣言治理中个人数据利用的法律规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1):104-110.
被引量:1
5
王伟亮,刘逸帆.
2020年中国传媒法研究述评——基于新闻传播学类CSSCI来源期刊之论文[J]
.中国广播,2021(6):61-65.
6
罗芳香.
《民法典》中侵权责任规范的新发展研究[J]
.普洱学院学报,2022,38(2):30-32.
被引量:1
7
陈亦新.
信息隐私的价值冲突与伦理治理[J]
.青年记者,2022(8):42-44.
被引量:1
8
沈爱国,张佳楠.
灾难报道中使用个人社交媒体信息的原则[J]
.中国记者,2022(7):75-78.
9
吴红旗,朱文文.
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特点及规制[J]
.新闻爱好者,2022(8):65-67.
被引量:9
10
张雷,李洁,郝纯毅.
重大传染病防控中个人隐私保护的伦理治理[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12):1299-1304.
1
尤可可.
边界重构:圈层传播的理论渊源及形成机制[J]
.视听界,2020(3):11-17.
被引量:7
2
王海龙.
作为中介的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新闻传播业[J]
.传媒论坛,2020,3(14):1-2.
被引量:1
3
马一德.
人格权独立成编彰显“人民至上”[J]
.中国人大,2020(15):40-40.
4
张颖涵.
浅析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以昆山砍人案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5):38-39.
5
明亮,徐铭昊.
从“主播说联播”看主持人角色变化[J]
.新闻传播,2020(4):75-76.
6
林琳.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相关分析[J]
.视界观,2020,0(18):0033-0033.
7
郭湘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扶贫报道中的应用分析[J]
.视界观,2020,0(14):0006-0006.
8
杨丽,涂鸣华.
《每日纪闻》与古罗马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6):26-28.
9
梁砾文.
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整合”[J]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6):154-154.
10
李衍玲.
新闻传播中的“隐匿权”问题[J]
.科教文汇,2020(22):162-164.
中国记者
202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