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是谁将偶像拉下了神坛?——对新媒体时代下偶像“X三岁”人设的原因探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媒体时代下出现了偶像人设低龄化的现象,无论演员年龄大小,都被“粉丝”冠以“X三岁”的称号。这到底是“粉丝”行为还是偶像群体的自我选择?为了深入了解偶像“X三岁”人设出现的原因,本研究从调查现代“粉丝”社群的运行机制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偶像人设低龄化的两大原因:一是“粉丝”过度参与造星所导致的“母性情怀”;二是在娱乐产业、市场和“粉丝”三重压力下,偶像自身无助感的部分体现。
作者
张婧
机构地区
甘肃农业大学
出处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5期137-139,共3页
Home Drama
关键词
新媒体
偶像人设
“X三岁”
“粉丝”社群
过度参与
分类号
J9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72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李松.
粉丝与偶像的张力关系及其反思[J]
.江汉论坛,2013(10):107-110.
被引量:9
2
许加彪,王润溪.
新媒体时代粉丝群体认同的生成机制研究--以鹿晗效应为例[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3(9):105-108.
被引量:2
3
黄茵.
占位与赋权:网络交流中的粉都文化[J]
.当代文坛,2016(2):147-151.
被引量:8
4
李丹.
众生狂欢:明星与粉丝的微博互动关系研究[J]
.东南传播,2012(7):109-111.
被引量:11
5
蔡骐.
网络与粉丝文化的发展[J]
.国际新闻界,2009,31(7):86-90.
被引量:69
6
刘伟,王新新.
粉丝作为超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社群文化与心理特征研究前沿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3(7):41-48.
被引量:92
7
王艺璇.
网络时代粉丝社群的形成机制研究——以鹿晗粉丝群体“鹿饭”为例[J]
.学术界,2017(3):91-103.
被引量:76
8
杨玲.
粉丝、情感经济与新媒介[J]
.社会科学战线,2009(7):173-177.
被引量:41
9
陈雪安.
微博粉丝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以明星杨幂微博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5):276-27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5
1
孔建平.
重塑文艺批评的话语权威[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75-79.
被引量:1
2
马容.
“新媒体”与“超级女声”[J]
.当代电视,2006(4):62-63.
被引量:1
3
郑欣.
当平民遭遇“皇后”:“粉丝”及其偶像崇拜行为研究——以后选秀时代的“玉米”粉丝为例[J]
.青年研究,2007(3):15-20.
被引量:10
4
亨利·詹金斯.《昆汀·塔伦蒂诺的星球大战-数码电影、媒介融合和参与性文化》,见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1-113、386页.
5
John Fiske: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in Lisa A. Lewis(ed): The Adoring Audience, Routledge, 2001, p33.
6
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74-179页.
7
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96页.
8
Bourdieu: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Polity Press, 1998, pp230-238.
9
克里斯·罗杰克.名流--关于名人现象的文化研究[M].李立玮,闵楠,张信然,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10
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272
1
石磊,薛蕾.
数字时代的媒介仪式与粉丝文化——以周杰伦粉丝超话事件为例[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2):351-359.
被引量:2
2
汪倩,王依雪.
基于粉丝经济的海口市旅游新模式探究[J]
.中外企业家,2020,0(14):83-84.
被引量:2
3
姚建华,王洁.
情感劳动与网络空间中亲密关系的建构——基于“虚拟恋人”服务的实证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1(3):97-111.
被引量:7
4
刘宏伟.
文创产品粉丝特征、文化建构及培育探索[J]
.新闻传播,2022(20):39-40.
被引量:1
5
高泽宇.
商业电影运作中的粉丝式参与文化[J]
.新闻传播,2022(2):17-18.
被引量:1
6
弓亚男.
浅析K-pop偶像与粉丝互动中的情感劳动[J]
.新闻传播,2021(6):20-21.
7
黄雅婷,杨莉明.
全民“爱你”:网络集体记忆背后的情感劳动[J]
.新闻知识,2023(4):61-72.
8
李丁一,李玮.
基于扎根理论的养成偶像网络组织研究[J]
.新闻知识,2023(2):29-38.
9
叶可贤.
“饭圈”群体文化解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1(5):88-89.
被引量:1
10
周志民,陈瑞霞,简予繁.
品牌幸福感的维度、形成及作用机理——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0,40(3):19-3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0
1
屈俊平.
从传播学角度看明星人设的建构及崩塌[J]
.新闻传播,2020(19):37-38.
被引量:4
2
晏青,侯涵博.
作为症候的粉丝文化:社会融入的价值逻辑与可能路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05-123.
被引量:15
3
岳晓东.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
.青年研究,1999(7):2-10.
被引量:122
4
约翰.费斯克,陆道夫.
粉丝的文化经济[J]
.世界电影,2008(6):165-179.
被引量:56
5
凯文.凯利.
注意力在哪儿,钱就在哪儿[J]
.IT时代周刊,2015,0(10):10-10.
被引量:1
6
马中红.
青年亚文化:文化关系网中的一条鱼[J]
.青年探索,2016(1):74-83.
被引量:69
7
喻国明,石韦颖,季晓旭.
网络时代粉丝群的形成与衍化机制初探——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的分析[J]
.青年记者,2019(13):37-40.
被引量:8
8
聂妍.
基于受众视角的公众人物“人设”传播学解读[J]
.科技传播,2019,11(11):54-55.
被引量:5
9
郑石,张绍刚.
颠覆与创造: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的偶像生产与粉丝文化[J]
.新闻界,2019(6):54-59.
被引量:21
10
夏听雨,卢雅静.
明星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建构和影响[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0):93-9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高梅芳.
按温度比例因子的低温双极晶体管优化设计[J]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0,12(1):53-57.
2
卢绍清.
饭圈文化中非理性追星行为的表现与心理成因分析[J]
.新闻文化建设,2021(4):21-22.
3
张调调,邓文河.
建构与崩塌:粉丝文化视角下“偶像人设”的相关研究[J]
.东南传播,2023(2):124-126.
4
余人,程婉青.
文化产业“粉丝经济”的过度开发与正向价值构建[J]
.决策与信息,2024(5):68-75.
1
唐燚桦.
“新4C法则”下的旅游短视频营销[J]
.传媒,2020(16):75-77.
被引量:20
2
张颖.
泰剧中国粉丝的隐秘快感与跨国文化幻想[J]
.文化研究,2019(3):192-210.
被引量:1
3
彭继媛.
巫道文化与当代湘西文学的女性书写[J]
.城市学刊,2020,41(3):85-89.
4
韩超云,朱羽桐,奚曦.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追星消费动机分析[J]
.价值工程,2020,39(23):174-175.
被引量:1
5
郑熙青.
学术粉丝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自粉丝文化研究的启发和挑战[J]
.百色学院学报,2020,33(3):24-30.
被引量:2
6
吴斐.
教育现代化下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困境和策略[J]
.科技视界,2020(25):74-75.
被引量:1
戏剧之家
2020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