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毒瘀”理论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消渴病的发病过程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毒瘀"既是消渴发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其贯穿于消渴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毒瘀"同时也是消渴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病因。从"毒瘀"理论阐述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探讨以"解毒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提供理论依据。
机构地区 贵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8期165-167,共3页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600,81560733,81760813)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黔科合人字[2013]49号) 贵州省科技联合基金(中药字[2010]LZKZ7007号) 贵州省省长基金(黔省专合字[2009]84号) 贵州省科技厅基金(黔科合J字[2006]2092号)。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14

共引文献223

同被引文献125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