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全局角度衡量储能的价值是储能发展的当务之急——专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副所长陈海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储能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一直处于夹缝求生的境地.2019年,电网侧储能全面刹车、用户侧储能战线收缩,储能的产业重心逐渐转移至发电侧,这一趋势从2019年底初见端倪,在今年上半年已席卷全国十余省份.预计“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消纳矛盾更加突出,电力系统的调节需求进一步增大,对于商业化进程刚刚起步的中国储能产业而言,是否能够迎来乘风破浪的机遇?围绕该不该配置储能、如何配置储能、谁为储能买单,业界讨论激烈.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副所长陈海生表示,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必将引发电力系统对于储能长期、持续的需求.但储能系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源,也不是传统意义的负荷,它是一种全新的市场主体.现有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对于储能如何进入电力系统,尚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也未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和市场环境.储能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国家层面形成共识,从全局的角度来衡量储能的价值,秉持“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发电、电网、用户共同承担的合理的储能价格机制,这是当前储能发展的当务之急.
作者 翁爽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0年第19期20-22,共3页 China Power Enterprise Management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