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三俗文化”及其社会治理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今中国,抵制“三俗文化”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共识。所谓“三俗文化”,是指满足人的低级趣味、病态审美需求和本能感性欲望的文化,主要包括色情文化、假丑文化、恶搞文化、暴露文化、迷信文化和粗鄙文化等。“三俗文化”扭曲主导价值观、侵蚀合理道德观、冲击主流文化、腐蚀人的精神、毒化社会风气和恶化媒体环境,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其生成的原因,主观上是由于不良的心理需求,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以及一些文化工作者缺乏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等;客观上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完善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主流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等。要抵制和根治“三俗文化”,就必须防止人的感性本能欲望过度膨胀,重建人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权威,强化价值体系整合,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6-161,共6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5

  •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2中国互联网协会.关于组织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行业自律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isc.org.cn/zxzx/xhdt/listinfo一1601.html.2009-01-13.
  • 3高少华,罗争光.中国“席丝”广告在美国被禁播[EB,OL][2013-04-19].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3-04/19/c_l24600352.htm.
  • 4陈星星.我们有科学素养吗?[N].人民日报,2011-02-23(12).
  • 5王研.新媒体对负面新闻的偏好深刻影响公众道德感受[N].辽宁日报,2011-11-01(8).

共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