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是近几年出现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技术,即应用增强螺旋CT扫描获取原始图像,经重建可三维显示肺血管的一种影像技术,CTPA对于所有血管内PE诊断的特异性为75%~100%[1]。因其具有无创、快速等特点,是目前临床诊断及评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zn,PE)最有效最可靠方法。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图像质量的优化不容忽视,一套安全、有效、科学的量化标准体系做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Donabedian等[2]提出医疗质量概念的三维内涵:结构-过程-结果,从而建立了各国沿用至今的医疗治疗评估模式。结构维度,即护理环境属性,反映医院为护理工作提供的基本条件,包括护理服务项目组成所需要的组织构架、物力和人力资源配备等[3-4]。过程维度即如何将结构属性运用到护理工作实践中,即患者接受的直接或间接医疗护理活动,主要表现为对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5]。结构维度,即过程所带来的结局表现,目的用来评价该项目的实践是否有效[6]。三者缺一不可,贯穿始终,本文以该模式为理论依据,从提高图像质量与患者安全两个方面着手,为放射科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
喻瑶瑶
刘平
张艺
Yu Yaoyao;Liu Ping;Zhang Yi
出处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4期534-536,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