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国时期《三国演义》群体译者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Sanguo Yanyi(1913-194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译者行为批评”中的“译者群体角色化”理论视角,梳理了民国期间(1913-1948)《三国演义》的英译文献,考察这一历史时期三国故事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发现,译者群体从早期的传教士或外交官等业余汉学家逐渐转变为专业汉学家,译者角色的转变影响了文本的选择和译介目的。译者群体采用跨文化比较的译介策略,以道教、神话、戏剧和史实为翻译载体,从不同侧面再现了《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的文学性和史学性,为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 李鹏辉 高明乐 LI Penghui;GAO Mingle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2,93,共7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基金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华经典外译语境下译者行为研究——以《三国演义》英译为例”(编号:19YCX063)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5

共引文献87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7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