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明清时期社会器物审美取向差异的原因探究——以《长物志》与《闲情偶寄》为例

A Probe into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Social Utensil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 Case Study of Treatise on Superfluous Things and Occasional Notes with Leisure Motion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物志》和《闲情偶寄》分别记录了中国古代明清两个时期的典型社会器物审美取向。《长物志》主张的“尚古”“崇雅”“求朴”“自然”的观念,与《闲情偶寄》所表现出来的“求新”“改造”“崇俭”“尚用”的思想有一定的对立和顺承关系。本文根据两书所传递出来的不同审美取向,从作者人生经历、社会背景这两个大的方面对明末清初时期器物审美取向产生的变化进行探究,得出两书所表现出的风格差异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及其顺承关系,为中国审美文化演变史中明清时期的美学导向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作者 韩岩 闫小星 Han Yan;Yan Xiaoxing
出处 《艺术科技》 2020年第19期14-17,共4页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校企合作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10298180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34

共引文献6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