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钱锺书先生曾敏锐地留意到中国传统里存在着一种“还乡隐喻”,即一种精神不安地追求安定、永不止歇地寻找休歇处的体验。龚刚教授以“还乡隐喻”为基础,著文申述“乡愁三境”。其中,“哲性乡愁”的概念一举扩大了“乡愁”的内涵与外延,赋予了“乡愁”更为阔朗的审美品格,令其成为人类对生存困境的普遍情思。于是,文学的终极审美意义也就此有了更多的阐释空间。本文围绕哲性乡愁这一概念,运用其全新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对沈从文的文学书写进行再认识,具体包括沈从文思想当中哲性乡愁意识的生发与壮大,以及在其文学书写当中对哲性乡愁的三种回答。
出处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0年第3期109-114,共6页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