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诈骗事件。诈骗者虚假身份的可信度决定了诈骗的成功与否。本文运用顺应论中语用身份构建的可变性和商讨性,结合Tracy(2002)提出的身份与话语实践框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探究诈骗者如何通过话语包装自己的虚假身份,旨在揭示诈骗事件背后的话语顺应机制。本文研究发现诈骗者使用多种语言策略包装自己的虚假身份,如普通话和地方方言的灵活运用,亲密称呼语与礼貌语的使用,请求、许诺等言语行为符合虚假身份的说话方式以及话语使用多站在他人立场等。虚拟的身份主要包括商业机构员工身份、"后门"身份、政府权威机构工作人员身份、熟人身份等。诈骗者身份并不是被动地反映在语言层面,而是通过说话人策略地运用身份资源协商构建的。
出处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65-73,共9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RADIO & TV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