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风的故事》的符号象征与诗意呈现

The Symbolic Symbol and Poetic Presentation in A Tale of the Wind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尤里斯·伊文思是20世纪伟大的纪录片导演。他的一生与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他拍摄的大量纪录作品成了研究中国电影史的珍贵资料。1988年近90岁高龄的伊文思在中国拍摄了《风的故事》,影片总长80分钟。这部纪录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符号像风、太极、嫦娥、孙悟空等,让这部纪录片具有丰富的意向特征呈现出诗意。伊文思借助“风”这一符号,向观众展示了自己对电影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与思考。《风的故事》也被看作是伊文思个人心灵与内心精神的探索。
作者 刘鹏 韩大强 LIU Peng;HAN Da-qiang
出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7-71,共5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期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径路研究”(19CMZ02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叙事研究”(17YJCZH09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9

  • 1李青春.诗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2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 3法尔克霍夫博物馆,欧洲伊文思基金会主编.《历程—尤里斯·伊文思和本世纪的艺术》.荷兰皇家蒂姆印务公司,1999年印刷第一版.
  • 4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9月第一版,第8页,第13页,第67页,第68页,第68页,第69页,第69页,第68页,第69页,第126页,第126页,第126页,第211—212页,第213页.
  • 5克莱尔·德瓦里厄.《尤里斯·伊文思的长征—与记者谈话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9月第一版,第43—44页.
  • 6李道明.《在阳台上演讲的电影工作者—兼论我拍社会运动纪录片的经验》.敦诚等.《边地发声—反主流影像媒体与社运纪录》.台湾唐山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第74页,第77页.
  • 7理查·巴山著,王亚维译.《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台湾远流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第389页.
  • 8托马斯·吴沃.《拍摄文化大革命—评(愚公移山)兼论伊文思的纪录电影创作》[J].纪录影视,1998,:39-39.
  • 9尤里斯·伊文思.《不能只是一种模式》.任远编译.《海外名家谈电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第9页.
  • 10托马斯·吴沃.《拍摄文化大革命—评(愚公移山)兼论伊文思的纪录电影创作》.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296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