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深入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原则和哲学基础是重大理论课题,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时代任务。马克思的感性概念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原则,并具有本体论意蕴。按照马克思的感性原则,人与自然、人与人及社会是同一的一体关系,自然界不但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他人”是另一个“我”,人是“类”存在物,人与人及社会互为表征、相互确证本质。马克思的感性原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原则。建立在感性原则之上的实践思维是对传统理论思维的否定与超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思维与思想方法。因此,从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和实践思维入手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理论内涵,也有助于把握其当代生成的现实逻辑。
作者 杨建坡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6,共6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研究”(项目号:19JD710042)的阶段性成果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项目号:2019-CXTD-07)资助。
  • 相关文献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