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以张爱玲为例浅析文学语言的隐喻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学语言具有隐喻性,这是学界普遍认可的一个结论。但是我们不禁疑问,隐喻是怎么运用于文学语言之中的呢?它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本文将首先给隐喻正名,接着分析文学语言具有隐喻性的缘由,并以张爱玲创作的小说作品为例具体分析文学语言隐喻性的表现,并从中得出这种隐喻性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 黄雅倩
出处 《今古文创》 2020年第7期13-14,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5

  • 1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20(4). 被引量:346
  • 2[法]利科.活的隐喻[M].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 3[法]利科.隐喻过程[C]严平,译∥刘晓枫.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055.
  • 4[法]利科.语言的隐喻的使用[c]佘碧平,译∥胡景钟,张庆熊.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93.
  • 5Searle J R. Metaphor [ G]//Andrew Ortony.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 92- 93.

共引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