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问题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普遍认为,古今字是历时用字现象,通假字是共时用字现象。但是在这种现象之下,当古今字的古字与今字都是假借字,通假字的本字与通假字都是假借字的时候,又该如何将二者区分开?想要区分两者,应抓住其本质特点,严格划分两者的统辖范围。并且在对这种现象进行考察时,坚持考察的原则,即将某词在共时阶段和历时阶段的用字现象相结合起来,进一步从文字职能的转移和是否成为后代常规用字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考察。
作者
李玲
机构地区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0年第17期83-84,26,共3页
关键词
古今字
通假字
假借
古字
今字
分类号
H12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1
张劲秋.
从古今字看汉字的特点和规范[J]
.语言文字应用,1999(3):19-24.
被引量:3
2
巩玲玲.
浅谈通假字[J]
.艺术科技,2014,27(4):188-188.
被引量:1
3
李放.
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J]
.北方文学(中),2018,0(4):222-222.
被引量:1
4
申慧萍.
从汉字流变规律分析“假借字”“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异同[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8-93.
被引量:1
5
李清桓.
亦论古今字[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6):58-65.
被引量:1
6
周碧莹.
浅论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J]
.北方文学,2019,0(21):269-269.
被引量:1
7
张蕊寒.
论古今字中古字沿用现象[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6):124-126.
被引量:1
8
王钧鹤.
身边的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的使用——以成语为例[J]
.作文(高中版),2020(6):78-80.
被引量:1
9
席兰.
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J]
.华夏文化,2019,0(3):25-28.
被引量:2
10
李放,郝洪涛.
古今字和通假字性质上的区别[J]
.汉字文化,2018(13):3-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吉泰.
浅谈“通假字”与“古今字”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区别[J]
.启迪,2022(21):13-15.
2
李睿珊.
论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J]
.今古文创,2023(22):134-136.
1
柳士镇.
统编语文教材古诗文中的古今字与通假字[J]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20(3):6-8.
2
张蕊寒.
论古今字中古字沿用现象[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6):124-126.
被引量:1
3
唐荣.
论“六书”假借及其与通假的区别[J]
.文学教育,2018,0(25):158-159.
4
刘照剑.
当代书法作品中的“古今字”现象[J]
.意林文汇,2020(8):11-12.
5
吴庆晏.
校雠与校勘概念考综述[J]
.出版与印刷,2020(3):17-22.
6
李运富,温敏.
古代注列“古今字”的材料鉴别与学术价值[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5):6-20.
被引量:2
7
王永清.
有窗如画[J]
.课外阅读,2020(18):43-43.
8
李治安.
在兼容和划一之间——元蒙汉杂糅与明“配户当差”治天下[J]
.古代文明,2020,14(4):80-86.
被引量:5
9
刘青松.
《释名》对假借字的利用[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36(3):49-52.
被引量:2
10
黄杰.
马王堆帛书《昭力》解读拾遗[J]
.周易研究,2020(3):25-30.
今古文创
2020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