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析传播仪式观视域下本命年的崇拜现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人世代都一直延续着本命年的习俗以及说法,每个人出生的年份都将对应十二属相之一,每十二年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本命年。而本命年也被赋予了不吉之意。人们出于本能自我保护的心理,为这一说法找出解决方案拯救自己。正是因为每逢春节的这一场为本命年而兴起的盛大仪式,国人通过赋予各式各样的象征符号驱邪来抚慰心灵。
作者
梁佳鸥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0年第17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本命年
民俗文化
分类号
B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廖秀.
基于本命年文化影响下的消费心理研究[J]
.艺术科技,2015,28(8).
被引量:1
2
陈莉.
民间民俗文化对传播仪式观的构建——以四川平昌“翻山铰子”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19,40(5):50-51.
被引量:4
3
潘麒.
论“红色”本命年深植于当今社会的原因[J]
.西安社会科学,2010,28(4):89-90.
被引量:3
4
徐伟,郑景文.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J]
.新媒体研究,2019,5(19):81-82.
被引量:12
5
胡琳.
詹姆斯·凯瑞仪式观思想的研究现状——基于2006年至2016年文献研究综述[J]
.青年记者,2017(17):4-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开心一刻[J]
.报刊荟萃,2007(1):78-78.
被引量:1
2
胡翼青,吴欣慰.
再论传播的“仪式观”:一种社会控制的视角[J]
.河南社会科学,2015,23(5):112-116 124.
被引量:25
3
王晶.
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基于我国传播仪式观研究现状的探讨[J]
.当代传播,2010(3):32-34.
被引量:57
4
郭讲用.
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12):24-26.
被引量:43
5
郭讲用.
仪式传播:信仰共享与文化转换——中韩端午节仪式传播比较[J]
.当代传播,2011(4):45-47.
被引量:12
6
车淼洁.
杜威、格尔茨对凯瑞传播仪式观的影响——解读《作为文化的传播》[J]
.东南传播,2011(10):61-63.
被引量:10
7
樊水科.
从“传播的仪式观”到“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如何被误读[J]
.国际新闻界,2011,33(11):32-36.
被引量:65
8
俞丹倩.
仪式观视域下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塑造——以BBC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直播为例[J]
.新闻世界,2013(10):197-198.
被引量:3
9
郭讲用.
春节仪式传播的形式、内涵与功能转变[J]
.当代传播,2014(3):15-17.
被引量:11
10
胡翼青,吴越.
凯瑞的“仪式观”:美国文化研究本土化的困局[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6):49-60.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19
1
李明,梁列峰.
川东北“翻山铰子”的解读与传承[J]
.艺术与民俗,2021(2):67-70.
2
杜臻.
新媒体视域下博物馆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策略研究[J]
.艺术博物馆,2022(6):58-63.
3
张旭,尹方雨.
新媒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bilibili弹幕视频网为例[J]
.传媒论坛,2022,5(14):117-120.
被引量:1
4
胡馨麓.
寻找“年味”:春节传统文化在B站中的传播——基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J]
.传媒论坛,2022,5(14):60-62.
被引量:1
5
孙文.
过渡礼仪视野下的本命年现象解读[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5(4):104-107.
被引量:1
6
李彦.
从传播仪式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J]
.青年记者,2018,0(27):40-41.
7
梁爽.
从仪式观看《我家那小子》中孝文化的传承[J]
.今传媒,2019,27(1):121-123.
8
韩有业,魏海岩.
传播仪式观的“胜利”:基于互联网空间仪式现象的考察[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26(5):12-16.
被引量:1
9
金瑶依.
基于仪式观看武汉军运会开幕式[J]
.中国报业,2020,0(6):14-15.
被引量:1
10
周兰.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7):228-229.
1
管健.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颜值崇拜现象探析[J]
.人民论坛,2020(24):87-89.
被引量:7
2
杨广帅.
先秦文献中所见生殖崇拜现象[J]
.寻根,2020(5):18-20.
被引量:2
3
赵云泽.
科学对待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J]
.人民论坛,2020(26):112-114.
被引量:9
4
高莉莎.
正典化的多元互构:对马来西亚马六甲关公文化节的人类学考察[J]
.广西民族研究,2020(4):89-98.
5
罗钢芹.
客家民俗“锣花舞”仪式音声的文化符号学解读[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0,38(3):14-20.
被引量:2
6
林芳冰,李雁,张霞,刘国星,刘旭昭.
杜怀棠治疗外感与内伤疾病学术特色初探[J]
.环球中医药,2020,13(9):1568-1571.
被引量:5
今古文创
2020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