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参苓白术散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对血清与耳积液中PAF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疗效及对耳积液与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接受诊治的100例脾虚湿困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初诊及2周后均抽取患者静脉血,行鼓膜穿刺抽取鼓室内积液,均离心保存,并予以鼓室灌注治疗联合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与头孢克肟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参苓白术散口服。2组均测定初诊、治疗2周后静脉血,鼓室积液中PAF的含量。观察2组2周后鼓室含积液率,测定PAF含量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含积液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清与积液中PAF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PAF含量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AF的表达有关。
出处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8期2789-2792,共4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No.2018ZY209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53

共引文献145

同被引文献179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5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