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文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剖析,分析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从强化德育人才的培养、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提出“德育与能力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应用于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中,对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介绍,为其他院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思路和方法。
作者
潘一
马贵阳
孔祥慧
蔡家铁
杨双春
机构地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出处
《大学教育》
2020年第11期172-174,共3页
University Education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德育特色
实践教学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陶爱荣,潘彩霞,丁永健,蔡宁.
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61-65.
被引量:3
2
曾玲晖,张翀,卢应梅,马楠.
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4(1):19-23.
被引量:86
3
王一如,莫新平.
“名人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5(9):140-142.
被引量:8
4
付玉霞,石蕴伟,盖海红,魏一搏.
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探索动漫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
.求知导刊,2016(3):67-67.
被引量:6
5
张珊.
中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18):92-93.
被引量:2
6
杨积堂.
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与法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7):107-110.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李为民.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企业大学——克劳顿维尔管理培训中心介绍[J]
.现代企业教育,2002(2):41-42.
被引量:6
2
练崇潮,易有禄.
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教育探索,2006(6):43-44.
被引量:6
3
高庆新.
法学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7(12):164-165.
被引量:1
4
杨兴林.
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6):164-167.
被引量:119
5
陈凤贞.
法学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5):29-31.
被引量:2
6
[10]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167页。
7
陆春燕,吴萍.
论法律职业人才的素质结构[J]
.时代主人,2007(12):40-41.
被引量:2
8
廖柏明.
法学实践教学与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7(36):169-170.
被引量:11
9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2014.
10
刘天文.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J].教育学文摘.2012.(1).
共引文献
113
1
钱飞跃,李勇,王俊霞,沈耀良.
OBE背景下五星教学法在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化工高等教育,2020,37(1):115-119.
被引量:16
2
赵玉意.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法虚拟仿真项目平台建设与应用[J]
.法制与经济,2021,30(9):72-76.
被引量:2
3
苏宇观.
InP本征调制掺杂[J]
.电子材料快报,2000(3):15-16.
4
毛丹丹,陈化琴,王明文.
反思与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29(Z1):39-42.
被引量:1
5
付玉霞,石蕴伟,盖海红,魏一搏.
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探索动漫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
.求知导刊,2016(3):67-67.
被引量:6
6
韩云祥,黄晓琼.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考试周刊,2016,0(55):149-149.
被引量:1
7
徐兴林,桑小昆,汤冬冬.
高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教育与职业,2016(16):80-82.
被引量:11
8
左世翔.
当前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考试周刊,2016,0(69):7-8.
9
蔡虹.
关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专业为例[J]
.内蒙古教育(C),2016,0(5):91-94.
被引量:4
10
邹海明,王艳,李飞跃.
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改革——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30(3):98-10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4
1
赵英娜,张艳博,李娟.
学科竞赛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4(4):131-132.
被引量:11
2
赵宝云,计方,王丽萍.
校企协同创新体系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讨[J]
.大学教育,2016(4):139-140.
被引量:11
3
吴涛,刘楠,孙凯.
“新工科”视域下工程人才关键能力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3):156-160.
被引量:78
4
刘灿昌,许英姿,云海,李磊.
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团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J]
.大学教育,2018(9):200-202.
被引量:11
5
曹立军,李承明.
高校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北京高校分子模型组装大赛”[J]
.教育教学论坛,2018(29):12-13.
被引量:2
6
黄治同.
面向“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综合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6):224-225.
被引量:20
7
朱里红,孙抒雨,杨明.
以科技创新社团建设促我院实践教育的研究[J]
.高教学刊,2019,5(11):42-44.
被引量:3
8
张军.
建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新范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20(15):18-20.
被引量:11
9
张学敏,袁战伟,郭亚杰,孙志平,田晓东.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2):230-233.
被引量:2
10
蒋玉,李建坤,罗德兵,何兵祥.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以保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1):108-10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宫月红,张少君,王明雨,孟雄飞,李家淦.
交通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9):136-138.
被引量:3
2
王文平.
校企协同创新体系下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1):34-3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震,张灵通.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以新疆理工学院为例[J]
.科技风,2022(17):23-25.
被引量:2
2
石玉,冯光志,何立超,张轩.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在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实践探索[J]
.食品工业,2023,44(2):249-252.
被引量:2
3
梁子君,李雨琪,王睿涵,牛怡然,肖赟.
产学研结合课程思政的智慧交通竞赛教学研究[J]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4,9(2):83-88.
4
郭香妍,罗强,臧晓冬,杨俊恒.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交通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J]
.大学(教学与教育),2024(8):51-54.
1
祁存武.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
.文学少年,2020(28):0144-0144.
2
桑亚男.
浅谈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与价值[J]
.智库时代,2020(25):128-128.
3
范开峰,李思,王卫强,王璐.
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J]
.大学教育,2020(11):159-161.
4
黄红雨.
谈如何提高中职会计实训教学有效性[J]
.山海经,2020(28):0352-0352.
5
王淑君.
切实加强创新教育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创新教育之我见[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0(10):69-70.
6
姜雪菲.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方法探索[J]
.环球慈善,2020(9):246-246.
7
黄小康,张家豪.
基于信息技术的武警部队人才培养建设[J]
.时代人物,2020(13):127-127.
8
解世安.
浅析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J]
.今天,2020(22):225-225.
9
学者风采[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20,34(3).
10
王晓蓉,汪彬,陈望彬,潘斌,赵凤阳.
基于“五化”培养目标的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探讨[J]
.大学教育,2020(11):17-19.
被引量:1
大学教育
202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