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改良牵引复位钳在外踝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62例不稳定性闭合性外踝骨折(或伴有外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33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45~78岁,平均(59.03±9.10)岁;均为单足受伤,左侧16例,右侧19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单纯外踝骨折18例,双踝骨折10例,三踝骨折7例;致伤原因:扭伤21例,车祸7例,坠落7例;术中应用改良尖头复位钳对外踝骨折远端抓持牵引复位,应用自制持骨器对骨折断端夹持固定。传统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46~81岁,平均(61.63±8.35)岁;均为单足受伤,左侧15例,右侧12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单纯外踝骨折13例,双踝骨折6例,三踝骨折8例;致伤原因:扭伤16例,车祸8例,坠落3例;术中应用尖头复位钳牵引骨折远端,持骨器夹持固定骨折断端,夹持固定后统一克氏针临时固定,放置腓骨远端解剖锁定钛板及螺钉。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外踝复位完成时间、医源性骨质夹持损伤、手术前后患肢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以及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内固定外露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27±6.16)个月。改良组外踝复位完成时间(8.56±1.97)min,无医源性骨质夹持损伤;传统组外踝复位完成时间(10.77±2.68)min,医源性骨质夹持损伤5例(18.5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AOF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踝骨折手术中应用改良尖头复位钳牵引复位、自制持骨器夹持固定断端能够明显缩短术中外踝复位完成时间,减少骨质塌陷、劈裂等医源性骨质夹持损伤,有效降低手术难度,临床疗效满意。
出处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945-948,共4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