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现代性及其问题附身于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现代性批判也随之产生。现代性问题的审视,离不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股思潮的梳理。基于主体性思维、理性至上主义、理论归宿三个维度解读两者对现代性批判的异同。事实上,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救赎”还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基本否定,要么重新落入传统哲学的窠臼,要么走向一种虚无,都没能从现代性问题中抽身出来,割裂现代性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也就无法真正拯救现代性。回到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就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必然结果。遵循马克思深刻的实践观的哲学批判、资本逻辑的批判路径以及辩证的态度,科学诠释了现代性问题。由此衍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构建与践行坚持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向而行,破解“传统—中国/现代—西方”的二元对立的局限认知,遵循现代性规律的普遍性和中国经验特殊性相契合的路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构建和演进。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8,共8页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基金
(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平台)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