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引起的伦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图以人工智能产品的典型代表即智能机器人为例,从道德主体和道德接受者的角度出发,讨论人工智能伦理何以可能。从道德主体的角度来看,智能机器人无法成为真正的主体,因为它不可能拥有心智状态,而拥有心智状态是成为道德主体的必要条件。从道德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只有当智能机器人能主动地面向人类,或者某人与智能机器人发生过有意义的关联时,智能机器人才能获得道德接受者的地位。而且,这样的智能机器人必须具备对话能力,会使用某种语言。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02,共7页
Studies in Ethics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研究”(18JZD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19ZDA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