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代儒家女性观有三期发展。先秦为第一阶段,其时封建解纽,社会后自然化、人伦血缘化,女性依然处于古代之自由,儒家女性观主一视同仁、贤贤易色、男女有别,然亦有歧视之倾向。汉宋为第二阶段,其时社会成员职业化、人伦纲常化,在性别分工推动下,女性走出宗族,开始外化、职业化、社会化,而后又进入家庭,开始内化、家庭化并从属于男性。汉儒基于宇宙论,确立男尊女卑之纲常,宋儒在男女之别外,通过本体论建构,主张男性当为女性率先垂范。元明清为第三阶段,受游牧政权主奴政治、中原夷夏之辨双重影响,社会专制化、人伦主奴化,女性深受压迫、全面驯服于男权,然同时儒家也依凭“良知学”展开自我救赎,倡导女性解放、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