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思政工作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以福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少数民族大学生招考政策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其受教育层面的平等和公平,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步入大学后大多存在学习动力不足、成绩相对落后等情况,学校的相应学业照顾举措存在不合理之处。对此,建议通过家国情怀教育激发少数民族学生深层学习动力,通过“师长计划”学习帮扶夯实学习基础,以奖学与奖勤相结合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质量。
作者
李丹红
机构地区
福州大学
出处
《海峡科学》
2020年第10期84-87,共4页
Straits Science
关键词
思政工作
少数民族大学生
学习动力
培养质量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白华,龚美琼.
少数民族本科生学习成果的增值发展研究——基于CCSEQ实证数据分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19,30(3):107-115.
被引量:5
2
李明立,安树庭.
基于“学长计划”工作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帮扶模式探索——以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为例[J]
.科教导刊,2018(32):176-177.
被引量:3
3
景安磊.
我国高校考试招生照顾政策的历史逻辑(1949-1976)[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2):111-115.
被引量:6
4
张迪.
“协同一心”构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支撑体系——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东语学院为例[J]
.新西部,2019(14):50-51.
被引量:2
5
敖俊梅.
个体平等,抑或群体平等——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理论探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6):70-74.
被引量:17
6
杨超,张宝昆.
我国高考少数民族倾斜政策的反思与调整[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26-2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滕星,马效义.
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J]
.民族研究,2005(5):10-18.
被引量:134
2
赵洁.
论教育公平内涵的时代特征[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99-101.
被引量:6
3
李延保,李小梅,屈琼斐.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调查综述[J]
.中国大学教学,2006(6):46-47.
被引量:19
4
覃广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辞典[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599.
5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4-09-04.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Z].1949-09-29.
7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O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z].1950-05-26.
8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一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及一九五O年招考总结[z].1951-04-24.
9
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三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z].1953-06-20.
10
高等教育部.一九五四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办法及几项补充规定[z].1954-07-24.
共引文献
33
1
林金瑞.
浅谈高考招生民族政策的导向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J]
.大众商务,2010(8):208-209.
2
李乐.
关于高等教育招生民族政策的几点思考[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5):127-130.
被引量:1
3
马雷军.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转型[J]
.民族教育研究,2009,20(6):5-8.
被引量:8
4
李秀娟.
青海民族地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
.成人教育,2010,30(6):45-46.
5
李娜.
高等学校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与实现——基于中央民族大学预科学院的实证研究[J]
.高校教育管理,2011,5(6):32-37.
被引量:8
6
刘额尔敦吐,乌兰.
高考民族预科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
.考试研究,2011,7(6):26-31.
被引量:1
7
于春洋,吴婷婷.
论民族政治主体的两个分析维度[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5):124-128.
8
吴吉惠,邓黎颜.
我国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综述[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9):118-121.
被引量:1
9
高岳涵.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效果调查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3):94-99.
被引量:8
10
张书瑜.
从教育公平视角试析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
.考试周刊,2014,0(51):1-2.
同被引文献
11
1
王素洁,安小妮,余娜莉.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路径及策略探究[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3):65-69.
被引量:1
2
李丽鹏,卞都成.
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准化资助有效路径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5):77-79.
被引量:7
3
刘洋,李胜兰.
广西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特点探析[J]
.高教论坛,2018(5):98-101.
被引量:1
4
凤美艳.
从“新加坡人”的培育探索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J]
.世纪桥,2018(2):69-70.
被引量:1
5
张楠.
厚植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J]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3):190-194.
被引量:9
6
刘迪.
精准资助视阈下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认定现状研究——以盐城工学院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20(14):167-168.
被引量:1
7
李浩然.
全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及路径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3):108-110.
被引量:3
8
李晶,师英杰.
思政课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12):32-37.
被引量:8
9
彭紫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6):139-140.
被引量:1
10
万姗姗,罗曦.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探讨--基于“新三同”视阈的澄明[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24(1):71-7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麦热丹江·克依斯尔,热西旦·吾买尔,阿依努尔·麦麦提.
内地高校新疆籍、西藏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与家国情怀培育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4):143-144.
被引量:2
2
高林青,景建国,王晨光,赵华,秦伟,郭飞飞.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10):166-168.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婷.
西藏中职班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现状调研与建议——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西藏教育,2023(5):39-43.
2
祝锐.
基于ERG理论的高职院校民族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及路径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23(17):77-79.
被引量:1
1
张双喜,宗凡,高永胜.
高校自主选课模式下学业困难学生群体成因分析与帮扶措施[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20(6):53-54.
被引量:1
2
劳莉萍.
民族地区“00后”中职生成长障碍探析[J]
.广西教育,2020(18):8-10.
3
邓张新.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初探[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1):181-182.
4
祖销,陈晓盈.
浅谈高校助力精准扶贫的策略与问题——以杭州医学院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0(11):0221-0221.
5
张银露.
悦纳自我 远离“三低”[J]
.成才与就业,2020(10):60-61.
6
翟雪梅.
高中阶段音体美特长生的听力教学策略[J]
.中学生英语,2020(40):37-37.
7
陈杰.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浅析[J]
.科教文汇,2020(32):131-132.
被引量:6
8
刘伟.
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探索[J]
.真情,2020(10):66-67.
9
王占军,李慧萍.
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什么学习困难——一项基于Z高校新疆维吾尔族学生的扎根理论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3):5-20.
被引量:6
10
张书洋,冯毅.
中国公民法律素质提升的要素与对策[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6):51-56.
被引量:3
海峡科学
202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