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七哀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品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七哀诗》是于汉末才出现的新兴题材,在目前已知的《七哀诗》作品中,汉代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七哀诗》出现最早。《七哀诗》照应了当时民众的生活状况,与宫廷的朝歌夜弦、富丽堂皇不同,民众的生活是具有烟火气息的。从汉代的王粲,到晋代的张载,再到唐代的夫妇,《七哀诗》的形式在不断地变化,内容和水平也在不断更新。《七哀诗》的成就在文学界是不容小觑的,它有着客观的记录,也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本文通过分析《七哀诗》的具体作品,探讨这类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作者
张淑琴
机构地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
出处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第2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七哀诗》
思想内容
艺术品鉴
表现形式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吴承学.
汉魏六朝挽歌考论[J]
.文学评论,2002(3):59-68.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首届《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揭晓[J]
.文学遗产,1996(5):4-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0
1
田冬梅.
《七哀诗》考论[J]
.文教资料,2008(16):4-5.
2
吴承学,李晓红.
任昉《文章缘起》考论[J]
.文学遗产,2007(4):14-25.
被引量:14
3
叶杰英.
鲍照挽歌、游仙乐府浅探[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5):72-73.
4
杜鹃.
汉代礼仪用乐探析[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1):61-68.
5
胡可先.
墓志新辑唐代挽歌考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3):175-183.
被引量:9
6
尹娟,李忠祥,张春义.
《文选》别立挽歌诗类原因探析[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5):74-76.
被引量:2
7
王莉.
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61-65.
被引量:5
8
唐会霞.
两晋文人对汉魏乐府的接受[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2):50-54.
9
王志毅.
先秦“丧葬歌曲”考[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0(4):70-73.
被引量:3
10
刘天琪.
挽歌、铺首、八卦符号与墓志盖题铭——以新发现的晋东南地区唐代墓志纹饰为研究重点[J]
.美术学报,2011(5):58-67.
被引量:7
1
苗子兮.
青山遮不住 古蜀与中原王朝恩仇录[J]
.中华遗产,2020(11):110-115.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