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的课程构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激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生的探索兴趣,文章首先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进行了概述,然后提出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课程构建策略,包括课程内容和形式、课程团队、课程考核三个方面。
作者
吴俊杰
郭淑青
机构地区
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21期115-116,共2页
Western China Quality Education
基金
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度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择优资助项目
南京工程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YKJ201817)。
关键词
专业导论课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课程团队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2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关新.
浅谈就业预测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
.职业,2015,0(29):144-144.
被引量:1
2
顾佩华.
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6):1-13.
被引量:600
3
韩新月,何志霞,王谦,吉恒松.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2):9-11.
被引量:26
4
马利敏,姬忠礼,张磊.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2018,35(6):47-5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孙铭薇,林路生.
高校开设新专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13):252-252.
被引量:7
2
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
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7):147-149.
被引量:72
3
张珏.
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中国人才,2010(8):29-30.
被引量:12
4
李田,刘加利,施继忠,何平,张继业.
我国就业人数的数学模型探析及前景预测[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40(15):28-37.
被引量:5
5
任东明.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
.中外能源,2011,16(1):31-36.
被引量:47
6
王伟东,艾建军,杨坤.
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1(4):5-6.
被引量:20
7
徐波.
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现状、特点及启示——基于三次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调查结果的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2,28(2):69-74.
被引量:31
8
周立芳,梁军,王慧,谢依玲.
高年级选修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初探——从系统工程导论课的教学方法改革谈起[J]
.化工高等教育,2012,29(2):86-89.
被引量:2
9
赵莉,马骁,James W.Holsinger.
研讨课的准备与实施——以美国肯塔基大学研究性课程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3(1):94-96.
被引量:11
10
杨永年.
职业院校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体系建设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32):90-9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626
1
吴曼.
立德树人视域下新工科人才“四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研究[J]
.知识窗(教师版),2023(7):30-32.
2
王倩.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
.冶金管理,2022(7):181-183.
3
周哲海,王君,张帆.
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动一流专业建设——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为例[J]
.学园,2019,12(11):81-82.
4
胡乐容.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策略[J]
.现代交际,2020(19):158-160.
被引量:3
5
刘刚,周庆国,海轩,雍宾宾.
面向新工科视角的实践性教学探索研究[J]
.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2021,3(4):103-109.
被引量:1
6
张源,万志军,严红,左银辉.
美国高校新能源类专业建设研究与启示[J]
.煤炭高等教育,2019,37(5):17-23.
被引量:4
7
叶民,邓勇新,张瑜,朱凌.
工程教育范式转型的中国道路:“新工科”建设探索研究与理论形成[J]
.科教发展研究,2023(3):18-35.
被引量:7
8
胡德鑫.
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动因、形成与推进——以天津大学为例[J]
.科教发展研究,2023(2):90-109.
被引量:4
9
张佳然,岳云涛,张俊红.
“数字电子技术”混合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J]
.中国建设教育,2024(1):102-106.
10
王芃,王威,倪龙,范夙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建设教育,2022(2):2-7.
1
刘应敏,李盼,瞿鹏.
“新工科”理念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商丘师范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
.山东化工,2020,49(21):194-195.
被引量:2
2
李水根,谢翔宇,刘洪宇,罗永平,刘慧源,李城,廖佳慧,肖海英.
“三合一”校企协同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以新余学院为例[J]
.新余学院学报,2020,25(5):119-124.
被引量:1
3
俞婷.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J]
.传奇故事(百家讲堂),2020(8):4-4.
4
江河.
学生音乐素养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究[J]
.安徽教育科研,2020(22):60-61.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