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蒲公英,菊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散结功效[1],具有药食兼用功能[2],并被人们广泛用来泡水饮用。蒲公英喜欢生长在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对土壤中的氟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土壤中氟化物的高低直接影响蒲公英的氟含量。根据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在蒲公英采摘的季节,去野外挖取整颗蒲公英清洗晾干后,用沸水冲泡后饮用,人体实际摄入的氟离子即水溶性氟化物。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占体内微量元素的第三位[3],人体对氟相当敏感,小剂量氟有生理作用,中剂量氟有慢性中毒作用,大剂量氟有急性中毒作用[4]。
作者
赵新涛
陈红恩
ZHAO Xin-tao;CHEN Hon-gen(Wuyang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enan 462400,China)
出处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406-407,共2页
Anhu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