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物哀美学”在《故都的秋》中实现的三重内涵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解读《故都的秋》中的审美意味,大家都会不遗余力地从中国的“悲秋”传统出发,以落脚在文中处处可见的“清、静、悲凉”。殊不知,作者郁达夫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深受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美学”影响,其文字之笔触应该是在“物哀美学”统摄下的再创造。
作者
上官文金
机构地区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1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物哀美
审美意味
《故都的秋》
东京帝国大学
郁达夫
留学日本
悲秋
悲凉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雷芳.
日本近现代“物哀”美学的三副面孔[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5):81-86.
被引量:2
2
尤忠民.
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物哀[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6):48-51.
被引量:28
3
王向远.
中国的“感”、“感物”与日本的“哀”、“物哀”——审美感兴诸范畴的比较分析[J]
.江淮论坛,2014(2):151-155.
被引量:24
4
方爱萍.
论日本民族的“物哀”审美意识[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17-121.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叶渭渠.日本古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
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
杨鸥.日本文学与现代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7-26.
4
海原猛.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5
西田正好.日本的美--其本质和展开[M].东京:创元社,1970.
6
村冈典嗣.日本文化史概说[M].东京:岩波书店,1949.
7
世阿弥.花镜∥日本古典文论选译·古代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598-599.
8
本居宣长.紫文要领∥日本物哀[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66.
9
大西克礼.“物哀”论∥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10
和哲辻郎.关于“物哀”∥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296.
共引文献
69
1
陈曦.
发乎人,显乎物——“感物”说的源流与主体[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3):22-23.
2
邹露瑶.
陶潜田园诗自然之情与日式物哀[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9):100-101.
被引量:1
3
周萍萍.
追寻“物哀”——对日本文学传统理念的解读[J]
.理论界,2007(1):134-135.
被引量:10
4
周韬.
论佛教思想对平安朝“物哀”精神的影响——以《源氏物语》为例看从“真·诚”到“物哀”的衍化[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10):128-130.
被引量:5
5
王晓瑢.
论传统文学与私小说结合的艺术风格——以《一个人的好天气》为例[J]
.芒种,2013(11):175-176.
6
赵小平,吕汝泉.
浅谈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6):113-115.
被引量:13
7
郑湲湲.
《雪国》中的“物哀”[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3):81-85.
被引量:2
8
吕汝泉.
日本文学作品中“物哀”的美学意义刍议[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10):66-68.
被引量:6
9
孙士超.
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品格[J]
.芒种,2014,0(12):114-115.
10
韩秋韵.
节奏、韵律、呼吸、自然——作为村上春树翻译思想之重要概念的“感”[J]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2(4):49-5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
1
陆云霞.
从语文教材中的三篇文章看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以《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为例[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1(3):30-31.
被引量:1
2
于倩.
论郁达夫的传统文人气质[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0(3):136-138.
被引量:1
3
贺根民.
郁达夫的魏晋名士风度[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8(2):60-67.
被引量:2
4
梁琴.
《故都的秋》中的民族审美传统[J]
.学语文,2021(3):74-7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林文真,陈琳.
探寻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味——以《故都的秋》阅读教学为例[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7):71-7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怀林.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3(14):54-57.
2
周依诺.
统编版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对比分析——以《故都的秋》为例[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4(1):63-65.
1
杨崇义.
“事不目见耳闻……”谁说的[J]
.咬文嚼字,2020(11):43-43.
2
彩虹.
新中式刻纸[J]
.中学生百科,2020(28):58-58.
3
邹志华.
写景散文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与实践[J]
.教学考试,2020(37):35-36.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