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物哀美学”在《故都的秋》中实现的三重内涵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解读《故都的秋》中的审美意味,大家都会不遗余力地从中国的“悲秋”传统出发,以落脚在文中处处可见的“清、静、悲凉”。殊不知,作者郁达夫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深受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美学”影响,其文字之笔触应该是在“物哀美学”统摄下的再创造。
作者 上官文金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1期47-50,共4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2

  • 1叶渭渠.日本古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 2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 3杨鸥.日本文学与现代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7-26.
  • 4海原猛.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 5西田正好.日本的美--其本质和展开[M].东京:创元社,1970.
  • 6村冈典嗣.日本文化史概说[M].东京:岩波书店,1949.
  • 7世阿弥.花镜∥日本古典文论选译·古代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598-599.
  • 8本居宣长.紫文要领∥日本物哀[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66.
  • 9大西克礼.“物哀”论∥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 10和哲辻郎.关于“物哀”∥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296.

共引文献69

同被引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