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膜性肾病又叫膜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上皮细胞下,形成一层脂膜将肾小球包围起来从而造成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病变,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3]。尽管目前采用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疗法对治疗膜性肾病通常会有效果,但最终的治愈率还比较低,仍有30%~40%的患者15~20年后发展为终末期肾病[4]。昼夜节律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心理和行为变化,研究表明,昼夜节律的紊乱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5]。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参与调控昼夜节律,并通过褪黑素受体来介导,有可能参与肾脏稳态平衡的调控[6,7]。
出处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2期3139-3141,共3页
Shanxi Medical Journal